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7:59:25    次浏览
这是一个让人唏嘘不已的故事……一套新房子,写一个人的名字还是两个人的名字,不知道破坏了多少亲情、爱情。在桐乡,这段好不容易修来的“父子缘”,同样葬送在了这个问题上。日前,桐乡法院成功调解了一起财产处置纠纷案。原被告之间虽然没有血缘关系,却曾经情同父子。74岁的老于无儿无女,看中了开小饭馆的曹老板踏实肯干,想寻个依靠。两人签下协议,曹某为老于养老送终,老于将包括两套房子在内的所有财产在过世后赠送给曹某。哪知道,突如其来的百万元拆迁款,如一块巨石,砸碎了老人期待中的幸福晚年。经常去小饭馆吃饭的老人与热情的老板结下了忘年交老于,现年74岁,一生未娶,无儿无女。曹某,今年41岁,湖南祁阳人。2010年来桐乡打工,在濮院镇上开了个小饭馆,踏实肯干,生意不错。老头子一个人在家,嫌做饭麻烦,就经常到外面吃。他每月有2600多元的退休工资,有自己的房子,小日子过得也还滋润。曹某的小饭馆就开在老于家附近,老于经常去那儿吃饭,一来二去,两人就熟悉起来。老于年纪一年大似一年,身体也一年不如一年。孤寡老人的晚年总是孤独又稍显凄凉,精神上就不用说了,最难的就是干不动力气活了。好在曹某是个热心人。换煤气罐、修理水管、打扫卫生,他帮了老于不少忙,每次老于要谢,他都摆摆手说,举手之劳而已。看着家里有个人进进出出,知冷知热的,老于心里头别提有多暖和了。曹某的饭馆很小,晚上在餐桌间搭张小床凑和着睡觉,老于看不过去,就让曹某搬到自己家里住。“反正我家里空空荡荡的,你来还能和我说说话,另外我每个月给你300元伙食费,你帮我弄点吃的。”老于提议说。曹某寻思自己住的地方也不像样,再说老人也确实需要有人照顾,就同意了。2010年下半年,两人住到了一个屋檐下。2011年11月,老于被家里的狼狗咬伤,曹某陪同他去医院看病,进进出出,端茶送饭,从受伤到痊愈三个月时间,几乎都是曹某在照料老于。同病房的病友,一开始还以为曹某是老于的儿子,直夸曹某孝顺。怕老于一人在家过年孤单,2011年,曹某还带老于回湖南老家过年。一家人围在一起其乐融融,老于这个年过得实在太幸福了。经过三年“考察”两人签订了遗赠抚养协议2011年后,曹某的老婆孩子也来到濮院,老于像正常老人一样,享受起了天伦之乐。曹某一家都勤劳肯干,小饭馆生意挺好,对老于也像家里老人一样,照顾得很好。转眼到了2013年,经过三年接触考察,老于觉得曹某是个靠谱的人,值得托付。老人总想有个依靠和寄托,就提出了遗赠抚养的想法。“小曹,我没儿没女,没人养老,你如果给我养老送终的话,我去世后,所有财产都给你。”老于提议说。曹某觉得老人一个人挺可怜,确实需要人照顾,而自己是外地来的,也准备在桐乡落户发展,就同意了。2013年7月20日,两人经桐乡公证处公证,签署了遗赠抚养协议。约定由曹某抚养老人,老于过世后的财产全部给曹某。这下,真的成了一家人了。老于觉得,钱财是身外物,生不带来死不带去,幸福的晚年千金难换,就把银行卡都给了曹某,还告知了密码。